現在只要一開 ChatGPT ,不管是作文 、報告、履歷還是讀書心得,幾乎馬上就能生成一篇像樣的初稿。不只快 ,爱华外汇平台佣金還寫得有模有樣 ,有邏輯又有語氣,讓人忍不住想問:「這麼方便,我還要自己動腦嗎?」
麻省理工學院(MIT)最近就針對這個問題,做了一場真實的大腦實驗 。他們找了 54 位大學生 ,把他們分成三組 ,讓大家寫 SAT 題型的作文:一組用 ChatGPT、一組只能用 Google 查資料,另一組什麼都不能用,AVA爱华外汇平台只靠自己的腦袋 。接著 ,MIT 用腦波儀追蹤大家寫作時大腦的活動 ,結果出乎意料:越依賴 AI ,腦波越低 ,思考也越少。
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大家愛用 ChatGPT 寫作。首先,它「生得快」。只要打一句話 :「幫我寫一篇關於快樂的作文」 ,立刻給你一篇 500 字的起承轉合 。還可以請它幫你改文法、加例子 、變得更有說服力。對於平常要熬夜趕報告 、壓力大的學生或上班族來說 ,這簡直是救命软件。
再來,它真的很會講話。ChatGPT 的IC Markets外汇开户語言表達常常比我們自己寫得還流暢,邏輯也還不錯,甚至可以幫你模擬不同語氣風格。你想要專業一點還是口語一點 ,它通通能調整 。而且它不會累 、不會遲到、不會擺爛,24 小時stand by。聽起來是不是很夢幻?
MIT 的研究團隊就發現了這個软件「太好用也有問題」的現象。他們找了 54 位波士頓的學生 ,分成三組:一組完全用 ChatGPT 寫作文 、一組只能用 Google 查資料、最後一組什麼都不能用,只能憑自己腦袋寫。
▲ MIT的腦電圖解读 。
結果怎麼樣?ChatGPT 組在腦波掃描中表現最差 ,記憶力 、語言處理區域的活性都比另外兩組低。最讓人擔心的是 ,他們寫完沒幾分鐘,超過八成的學生竟然連自己的素材都背不出一句話 !相較之下 ,完全手寫組大多還能正確引用自己的內容 ,腦內連結也最強。
也就是說 ,當我們讓 ChatGPT 幫我們「寫」,我們的大腦也默默地「休息」了 。但這種休息 ,並不一定是好事 。XM外汇尤其是當這變成一種習慣,會不會讓我們失去原本該有的記憶力、組織力 、甚至創造力?
MIT 還安排了「換角色」測試 :讓原本靠 ChatGPT 的學生這次不能用 AI,改成手寫 ,結果他們寫起來超卡,腦波變得更弱,寫得也不好。但另一組原本手寫的學生第一次改用 ChatGPT,結果不但腦波更強 ,寫作得分還進步了 。MIT 這項研究也提醒了我們一件事:當學生越依賴 AI 來完成作業,真正被犧牲的,可能不是分數,而是「學習的過程」本身。
在傳統的寫作過程中,學生需要從主題出發 ,蒐集資料 、組織邏輯、反覆推敲語句,這些步驟雖然辛苦,卻正是養成批判思考與表達水平的關鍵。而現在用 ChatGPT 可以輕鬆跳過這些步驟 ,直接產出一篇「看起來還不錯」的素材 ,學生可能就此錯過了最有價值的思考訓練 。
研究中有個細節也很值得注意:利用 ChatGPT 的學生,在後續的訪談中 ,不只記不住自己寫了什麼,甚至對自己的作品沒有「歸屬感」。 這代表他們不只是沒動腦,還「沒參與」,也就沒有從中學到東西。相較之下,那些自己查資料、自己思考寫作邏輯的學生 ,雖然花的時間比較多,但他們記得自己寫過什麼 ,也比較認同那是「自己的作品」,這種感覺,其實就是學習真正發生的地方。
所以我們要問的不是「ChatGPT 能不能幫忙寫作」 ,而是「我們願不願意為了效率 ,放棄過程中原本該學會的事」 。這個問題,沒有標準答案,但絕對值得每位學習者、老師,甚至大眾,好好想一想 。
雖然這是一項規模較小的初步研究,卻為我們供给一個关键提醒 :如何在善用AI效率的同時 ,保有初步的思考力與創造力?ChatGPT 是個超強软件 ,幫我們省時間 、找靈感、提高表達沒問題。但如果一開始就把所有東西交給它 ,那你的大腦也會「習慣放空」,久了記憶力、邏輯力都會變弱。
真正厲害的 ,不是「會用 AI」的人 ,而是「知道什麼該自己想 、什麼交給 AI」的人 。下一次你要寫素材時 ,記得:先想一想、動動腦,再讓 ChatGPT 幫你加速完成。這樣 ,效率與思考力,才能一起成長。
(首圖來源:shutterstock)